黑龙江全国首部《寒地教育设施标准》出台,教室恒温20℃成硬性要求

黑龙江新闻网 阅读:17 2025-05-13 01:40:29 评论:0

近日,黑龙江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了《寒地教育设施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,这是全国首部针对寒地地区教育设施建设的标准文件。该《标准》的出台,旨在提升寒地地区教育设施建设水平,确保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,其中,教室恒温20℃成为硬性要求。

寒地地区,尤其是黑龙江省,冬季漫长且寒冷,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以往,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育设施标准,许多学校在冬季教室温度控制方面存在不足,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。此次《标准》的出台,无疑为寒地地区教育设施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。

《标准》规定,寒地地区教室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℃左右,这是对学生健康和学习的有力保障。在寒冷的冬季,学生可以在恒温的教室中安心学习,不必担心因寒冷而影响学习效果。同时,恒温教室也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,减少因温差过大导致的感冒等疾病。

为确保《标准》的落实,黑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《标准》在校园内得到有效实施。具体来说,学校需采取以下措施:

1. 加强教室保温设施建设。学校应优先考虑使用节能环保的保温材料,提高教室的保温性能,确保室内温度稳定。

2. 优化供暖系统。学校应定期检查供暖设施,确保供暖效果,确保教室恒温。

3. 加强室内通风。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同时,学校要注重室内空气流通,确保学生呼吸新鲜空气。

4. 开展宣传教育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,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,共同维护教室环境。

《标准》的出台,对于寒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首先,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,提高学习效果。其次,它有助于提升寒地地区学校的整体形象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。最后,它有助于推动寒地地区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,促进教育公平。

当然,《标准》的落实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 *** 、教育行政部门、学校、家长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,共同为寒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
总之,黑龙江省出台的全国首部《寒地教育设施标准》,为寒地地区教育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教室恒温20℃的硬性要求,将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、温馨的学习环境,助力寒地地区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黑龙江省政务民生第一窗口,集政策解读、新闻发布、互动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化传媒平台,立足龙江,辐射全国。突出网站作为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枢纽的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