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寿县田间大学开课,农民学无人机植保日薪翻三倍,农业现代化新篇章开启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,农业技术培训成为了提高农民素质、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。近日,位于黑龙江省延寿县的“田间大学”正式开课,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学习。其中,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成为热门课程,许多农民通过学习,日薪翻三倍,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延寿县“田间大学”作为当地 *** 为农民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,旨在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。此次开课,不仅涵盖了传统农业技术,还引入了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,让农民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,掌握先进农业技术。
在田间大学,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吸引了众多农民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,无人机植保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必备技能。通过学习无人机植保技术,农民们可以更加高效、精准地完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,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。
据了解,参加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的农民,在掌握相关技能后,可以在当地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从事无人机植保工作。与传统的人工植保相比,无人机植保具有作业效率高、覆盖面广、成本低等优点。因此,农民通过学习无人机植保技术,日薪可以达到300元至500元,是传统农业劳动力的三倍。
延寿县农民张大哥就是受益者之一。他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,通过参加田间大学的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,如今成为了当地一家农业企业的无人机植保员。张大哥表示:“以前种地辛苦,收入也不高。现在学会了无人机植保技术,不仅工作轻松了,收入也提高了,生活越来越有盼头。”
除了无人机植保技术,田间大学还开设了农业物联网、智能灌溉、农产品加工等课程,旨在帮助农民掌握更多现代农业技术。当地 *** 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田间大学的培训,农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,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延寿县“田间大学”的开课,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受益于这些技术,提高自身收入,改善生活质量。未来,我国农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、高效化的方向发展,为农民创造更多美好未来。